當前水表市場正在由機械式水表向帶電子裝置的機械式水表(智能1.0水表)轉變。2019年,我國的智能水表產量約為3000萬只,到2020年智能水表產量達約3300萬只。根據市場預測,到2024年全國的智能水表的需求量將達到4600萬只。
隨著計量技術、傳感技術的不斷發展,具有測量準確度高、壓損小、量程寬等特點的電子式水表將會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,逐步替代智能1.0水表。同時,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,人們對水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,具有集濁度、余氯、pH值等多項水質監測于一體的智能3.0水表有可能逐步在市場上興起。這些數據都是后期實現智慧城市所不可或缺的。
伴隨智能水表的出現,近年來提出的智慧城市、智慧水務有了實現的基礎。信息技術的發展,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革新,水務行業的信息化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。智能水表可提供每日用水量、分時用水量等大量數據信息,水務行業則可以通過這些數據,提前進行用水量的預估、用水量的調度、預警。
智能水表提供的數據,能更好的在管網漏損的監控與維護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。水務企業通過智能水表傳回的數據,幫助用戶分析漏損情況,小到家庭、企業,大到城市與整個國家,可及時去發現漏損點,對漏損管網進行快速修復,減少水資源的浪費,也減少了用戶的經濟損失。
對工業用戶而言,用水量相對較大,可幫助其科學用水、節約水資源、節約費用,同時也是契合國家出臺的節水節能相關政策。